【朝阳苗木】本报记者 荣静 摄影 李成伟 通讯员 胡春悦 年初以来,朝阳区以“幸福朝阳”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首善之区、首富之区、和谐之区、幸福之区”发展目标,突出抓好“三个结合”,实施“三大工程”,推进了朝阳“二次创业”。日前,记者从朝阳区获悉,截至8月末,《民生行动计划》81项民生任务已完成55项,其中动态完成30项,全部完成25项。 成立30个农村残疾人农机互助组 朝阳区将就业与创业相结合,扎实推进“增收富民”工程。积极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大力推进就业及创业型城区建设,采取灵活方式推进各项就业创业工作。开发就业岗位7153个,城镇新增就业59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发放自谋职业小额担保贷款312万元;新创办民营企业894户,个体工商户2359户,带动就业3000人;推介创业项目116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395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探索了“一制多档”、“持卡就医、即时结算”的新模式。 在全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同时,朝阳区将“强农惠农”作为打造“首富之区”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帮助辖区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稳步推进乐山都市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农民带来新的实惠和商机。完善蔬菜基地管理模式和建设方式,新增露地菜210公顷、苗木花卉100公顷。引进现代观光农业和文化休闲旅游项目11个,其中7个已开工建设。投入100万元,成立30个农村残疾人农机互助组,配备农机具、开展相关培训,切实解决残疾人农业生产难题。 构建“1+5”社会救助体系 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保障惠民”工程取得新进展。构建了“1+5”社会救助新体系,为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2200余万元。救助尿毒症患者3745人次,减免费用72.11万元。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为265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20.6万元。为61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12.36万元。对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定期补助102.2万元。为951名9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铺开,农村参保33950人,参保率为90%,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79人,实现应保尽保。医疗“八免七减”救助5461人次,减免19.78万元;为350名环卫工人注射出血热疫苗;180名农民工子女入托体检费全部减免。社区家庭医生已签约服务家庭33671户,实现居住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签约率100%,累计人数达到48801名。 积极整合辖区内卫生资源,成立了“朝阳区健康联盟”,为群众提供优质健康医疗服务。投资49万元改造朝阳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实行关爱女孩行动,积极遏制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开展优生筛查,进一步提高了优生水平。投资109万元,建立具有科普性的宏观地震观测站。投入200万元,建立了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和运行机制。 暖房子工程改造256栋居民楼 大事与小情相结合,全面铺开“实事利民”工程。朝阳区永春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及中心幼儿园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校安工程不断完善,校车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投入150万元,提高农村校车的补贴标准。 暖房子工程一期计划改造256栋、105.7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正在进行招标。投资1238万元,完成绿化项目12个,新增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彩化街路5条、立交桥2座、小区4个。投入3000万元,启动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争取在年内全部达标。加快九中、十中建设。投资3700万元的永春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及中心幼儿园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积极推进校安工程,加强校车的规范管理,投入150万元,提高农村校车的补贴标准。投入了27万元为城区4所幼儿园安装了监控设备,提高防范能力。投入527万元购置学前教育装备,改善了幼儿园办学条件。